脊髓炎疾病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复溜肢体肿胀的开关,气血流通的枢纽艾 [复制链接]

1#

复溜的来历

复,再也。溜,悄悄地散失也。复溜名意指肾经的水湿之气在此再次吸热蒸发上行。本穴物质为照海穴传输来的寒湿水气,上行至本穴后因其此再次吸收天部之热而蒸升,气血的散失如溜走一般,故名复溜。

复溜穴定位

正坐垂足或仰卧位,在太溪上2寸,当跟腱之前缘处。

主治功能:

1.泌尿生殖系统疾病:肾炎,睾丸炎,尿路感染;

2.精神神经系统疾病:小儿麻痹后遗症,脊髓炎;

3.其它:功能性子宫出血,腹膜炎,痔疮,腰肌劳损。

4.每天揉按3-5次,每次2-3分钟,以产生酸胀感为宜。即可相当于服用一天六味地*丸的效果。

5.治疗失眠:肾水不足,内火亢盛,针刺或按压均可。

配穴

配中极、阴谷,缓解治疗癃闭;

配后溪、阴郄,缓解治疗盗汗不止。

穴位养生:

按摩复溜穴:要正坐垂足,将一只脚抬起,放在另一只脚的膝盖上翘起;再以另一侧的手轻握脚,四指放在脚背,大拇指的指腹从下往上推揉穴位,有酸痛感;左右两脚上的穴位,每天早晚各推揉1~3分钟。

艾灸复溜穴:艾炷灸或温针灸3~5壮,艾条温灸5~10分钟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