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23日,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,将继续对已过期的种中国输美产品继续实施豁免政策。关税豁免最早起源于特朗普时期。为了减少贸易摩擦对美国企业的影响,批准了多种豁免商品,其中种一度到年底。年10月,美国重启关税排除程序,征求上述种商品意见。最后,通过了件商品。
具体情况如下:
1、免征商品总额约亿美元,所有关税商品占24%,占所有进口商品规模的13%。
2、电子设备、机械、家具、家居和塑料橡胶的豁免规模最高,前四项约占75%。此外,汽车及配件、纺织服装、钢铁铝等规模不低,基本集中在中国对美的优势出口行业。
3、从各行业关税豁免比例来看,电子设备、家具、家居、汽车铁路及附件、塑料橡胶排名第一,超过30%。此外,虽然皮革和金属的豁免绝对不高,但其行业的比例并不低,边际效益也不小。不要太在意豁免的减少,信号意义其实更大,经贸领域的短期改善基调没有改变。
与去年10月征求意见的原版相比,数量明显减少,最终通过率仅为64%(按规模计算在80%左右)。我们认为没有必要理解为它不如预期,边际上仍然有利于现金,随后的关税豁免程序可能会继续。一方面,疫情发生后,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有了很大的改善,短期关税的边际变化并不是核心矛盾;另一方面,美国在经贸领域有很大的需求,包括抑制通胀、争取选票和交换其他气候和政治利益。相反,这一事件的信号意义更为重要。去年10月,新的中国贸易战略明显升温。上周,中美元首打电话,本周实施关税豁免,确定了经济贸易领域短期改善的基调。
不应高估关税豁免对出口的驱动力,今年增长额外贡献小于1个百分点。参照-年的经验,今年美国出口增长率的提升幅度可能在4-5个百分点,整体出口拉动幅度可能在0.7-0.8%,短期直接影响不容高估。然而,中美经贸关系整体改善带来的预期积极预期水平仍需要